夏朝传说第四百二十二章
夏朝传说第四百二十二章,何晶虽然接手了案子,但是并没有立即审问,因为他明白,即使不审问,白毛鹳后面的主使是谁也是明摆着,审问的结果就是为了证实四王子等人有罪,问题是,证实了如何?出于多方面的考虑,就是证实了有罪,皋也不可能把他们送上断头台,当然,皋心理是愿意这样做的,但是他不能,他需要更有力的口实,这是问题的关键。
何晶虽然并不反对把他们送上断头台,只是这不是何晶最愿意做的,因为何晶相信自己的实力,即使不消灭他们的肉体,让他们继续作恶,何晶相信,他们掀不起多大的风浪,如果他们垮台了,他们本身拥有的巨额家资,丰厚的财富是让何晶眼红的,如果能够没收他们的土地,房屋,山林,奴隶等财富,重建军队的银子就有了,这是何晶为什么不想要他们的命,却想要他们名下财产的主要原因。何晶知道,当下为什么有那么多诸侯不理朝廷,不怕朝廷,最主要的一点就是,朝廷依为长城的军队没有多少战斗力了,一个国家,如果军队不再强大,威慑力就残废了,那么别人轻视你是正常的。所以何晶急需恢复军队的战斗力,这件事并不比恢复朝廷的经济差。
启做大王的时候,国家经济并不是很强大,不满他做大王的诸侯很多,想造反的不少,为什么最后没有人造反,都规规矩矩成为了启的臣子,有启打败实力强大益的原因,更主要的是,启有支战斗力彪悍,战无不胜的军队,所以对付诸侯最好的武器就是手里有支强大的军队,而建设强大的军队,没有银子不行。何晶就想,四王子他们,之所以敢于肆无忌惮地杀官员,肯定是找好了外援,有了退路,而这个外援,退路,只能是某个实力雄厚的诸侯。因为廑的昏庸,孔甲的混蛋,被诸侯看不起是一定的,某些诸侯就是利用朝廷无能管束他们的时候,秘密地组建了军队,极大地发展了经济,在政治上尽可能地招揽人才。当这些诸侯翅膀硬了,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是正常的,作为诸侯,谁不愿意自己做大王?何晶虽然不知道这样的诸侯有多少,但是想来会有,四王子他们一定联络好了这样的诸侯。
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,何晶派出相府的侍卫,秘密拘捕了四王子的管家,经过严格询问,管家讲了何晶想了解到的情况,尤其提到了郦其候和四王子等人的关系。何晶知道郦其候对朝廷不恭敬很久了,但是因为丽州和京师的距离远,对于郦其候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,因此决定亲自去一趟,当然,为了安全起见,他不仅带上了子雄师兄弟,出发的时候还选择了晚上,而且只有皋知道他出京去了丽州,所有随从人员都是普通百姓打扮,何晶算是够小心的。走了半个多月靠近了郦其候的管辖区域,何晶等人立刻感觉到了这里的不同。
首先,路过的城镇秩序井然有序,当地的民众穿着干净,田野,作坊的劳动群体干尽十足,集市上热闹,远不是他感觉的,边远地区的那种模样,更让他惊奇的是,这里的青砖瓦房甚至比京师还多,各个村镇还有民间武装在训练。后来当他们走进丽州的时候,哑口无言了,因为丽州城里的建设规模,市井的繁华,秩序的井然,已超过了京都,在和商人,当地住民的交流后,何晶得知,郦其候制定的法律都是玩真的,执法人员如**于玩忽职守,**受贿,只要被侯府的执法队抓住,就会砍脑袋,因为法规过严,所以官员们都不敢忽视法律,侯爷的话就是法律,侯爷的执法队就是刑部,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,郦其候收揽民心是成功的,因为没有官吏的祸害,民众能各行其是地安居乐业,大家没有理由不说郦小侯的好话。但是反过来说,郦其候不用朝廷法律,用侯爷的强权管理地方,足以说明他有了反心。虽然朝廷规定,地方诸侯可以使用地方法令,但是朝廷的法令还是首选。而在丽州,朝廷的法律成为聋子的耳朵——摆设。
最后何晶他们打听到郦其候的军营,就秘密地潜入到附近进行了查看。军营占地很大,风雨无阻地进行着军事训练,士兵人数不是很多,但是士兵各个身体强悍,训练有数,长枪队,短棍队,铜锤队的训练方法各有不同,整支部队士气旺盛,可以看出来,军队的指挥官是懂得战术的优秀将领,训练士兵很是内行。一个没有外部威胁的地方诸侯,如此的在军队上下功夫,把士兵训练的如此彪悍,显然不能用保土安民来解释。因为一路上,他们路过了不少州县,没有一个州县有这样强势武装的。这种规模的武装,早就超过了朝廷对于地方武装只能具备保境安民的规定。由此何晶断定,郦其候有反心了,四王子他们有了这样硬的靠山,当然敢于造反作乱,暗杀朝廷命官。
回到京城之后的当天晚上,何晶连夜进宫见了皋,仔仔细细对皋说了自己看见的一切。
“丞相感觉郦其候已经有了反心,军队也很强大,他们为什么没有造反呢?”皋虽然相信何晶的分析不会错,但是对于这一点还是感到不解。他们要想造反,为什么不再孔甲做大王的时候造反?那会儿京城的治安,政治经济,比现在差多了。
“我想是在等待时机和借口吧!”何晶也猜不到郦其候为什么那时不造反,就这样回答,随后又说:“如果他们在本地造反称王,归降的诸侯不会太多,因为实力强大的诸侯,自己也想称王,实力弱小的诸侯本身没有野心,做事奉行的原则是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他们并不想得罪朝廷,而从丽州出发攻打京城,道路遥远,一路上经过的州县太多,如果路上受到阻拦,进军速度快不了,朝廷就有了防御时间,京城的人口,户数足够组织起几万民众守城,如此一来,他们就不能快速突破城墙,叛军远道而来兵临城下,粮草补充是问题,因此臣猜想,不是他们不想打京城,是因为内应没有找好,兵临坚城是兵家大忌,所以他们在等待时机。”
“内应?谁会做反贼内应?”皋奇怪地问,心说自己不是昏君,京城民众怎么可能背叛自己,给郦其候做内应?
“大王,臣只是估计,并没有真实的证据。”何晶没有把心理的预测完全敞开,毕竟如果情况属实,对于皋的自信是一种打击,但是他决心揭开盖子,既然是脓包,早挤晚挤都会冒脓,那就必须早挤,一旦四王子勾结郦其候证据确凿,皋也就有了杀掉他们的口实,对于叛国者处以极刑,这在历代帝王中都是惯例,民众自然就没有非议了,皋也就没有了思想包袱。
皋之所以不会认为四王子等人会叛国,主要是认为他们是正宗的王室子孙,如果叛国,就是不要王室子孙身份了,在他看来,这是任何一个王室子孙都不会做的蠢事。但是他并不了解真正的人性,王室子孙的确是最光辉的招牌,但是当这个招牌不能够保护自己生命的时候,招牌也就分文不值了。
何晶回到京城的第二天就开始审问白毛鹳,尽管白毛鹳并没有揭发四王子是主子,但是何晶让府里的衙役对外面放风,说是白毛鹳已经招供,用这个气球来逼使四王子等人采取行动。其实自从白毛鹳被捕的讯息落地,四王子知道自己暴露不可避免,就和二王子等人连夜商讨了对策。第一个对策是五王子提出来的,不能坐以待毙,收拾金银珠宝准备逃走,但是遭到了二王子的反对,他觉得如其就这样放弃庞大的家业亡命天涯,不如拼死一搏,首先联系郦其候做外应,如果郦其候答应出兵,他们做内应,一举攻占京城,因为他们几家和反对皋的王族,贵族的家丁加起来有几千人,拥有做内应的资本。如果郦其候不同意出兵,才可以考虑逃亡,但是不能孤身逃走,更不能把家人和财富留在京城,能够带走的一定要带走。从现在起就要把家丁组织起来,防备刑部衙门的捕快前来抓人。
因为二王子是几个人的头,最后二王子的意见获得通过,二王子就派出大儿子出城,带上自己的亲笔信,去联络郦其候,四王子则在家里负责整训三家家丁做武装抵抗的准备,同时大家开始收拾金银细软,做逃亡的准备,二王子舍命不舍财的打法,耽误了出逃的时间,如果按照五王子的意见,他们几个王子,带着亲信家丁和金银珠宝出城,在当时是可能的。虽然何晶也料到了他们会出逃,但是并没有准备大型拦截,因为何晶就是要给他们创造投敌叛国的条件,这样一来,如果有机会抓住他们,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处死他们,叛国罪和谋逆罪,在法律上是同等的,都是最严厉的罪行,也是所有民众最能够接受的处置。
但是二王子舍不得财富,就希望郦其候出兵攻打京城,一旦郦其候拿下京城,甚至做了大王,他们家里的房屋,土地,山林就保住了,兄弟几个做了内应,是功臣,官位也会有的,他们不但不会失去什么,反而还能够得到想得到的。想法很美,就是没有去想,何晶会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。在二王子大儿子出城的第二天,因为各个王子都在准备,包括家丁也在集结训练,如此大的动静,一直监视他们的刑部捕快怎么可能不知道,当然要把消息报告给熊琪了,熊琪自然要报告给大王皋和何晶了。皋就把何晶叫到王宫里,问何晶几个王子要干什么。
“大王,臣以为他们这样做,有两个可能。一个是集中力量攻打王宫,夺取王位,另外一个可能是,勾结了外援,在外援攻打京城的时候做内应。”何晶说。
“既然如此,我们该怎么办?”皋问。
“臣以为要先发制人,让虎大人出动军队,包围他们的庄园。”没等何晶回答,熊琪就抢话说。
“不用这样着急,就算他们真有外援,外援出动了,我们一定会得到消息,那个时候再收拾他们来得及。如果没有外援,他们主动攻打王宫,就是造反,我们只要准备些军队,加强王宫戒备就可以了。”何晶说
六
听完何晶的意见,皋感觉何晶理解自己的心愿,正像何晶对熊琪分析的那样,皋并不是不想杀死几个兄弟,老账新账一起算,以解心头之恨。但是他知道,没有绝对的理由杀死几个亲兄弟,会遭到舆论谴责,塞也不会同意,虽然塞现在是自己人,但是毕竟过去和他们之间的感情不错,道不同不相为谋,但是不代表塞会要他们的命,而且不止是塞,还有别的兄弟姐妹,王族的旁支亲属,因此皋才不敢轻易下手。如果他们攻打王宫,或者勾结外邦攻打京城,那就是自己找死,怪不得别人,这个时候杀死他们,任何人都觉得是应该的,塞也不会阻止的,因此听完何晶的计划,立刻点头同意,命令何晶全面布控,主持大局。
何晶得到了皋的授命,明白自己判断对了,皋这次真的想要几个王子的命,就命令虎,暗暗地派出部分队伍,趁夜里进城,秘密地进驻王宫。还要求虎准备一支部队,秘密靠近京城,一旦得到丞相指令,随时围歼王子们的叛军。王宫后院因为绝大部分嫔妃,美人,丫鬟和宫女都被皋放出宫,大量的房屋空着,一营兵马入驻,不会惊动任何人。同时命令熊琪指挥的刑部捕快,严密监视几个王子,何晶猜测,如果他们不敢攻打王宫,也没有得到外援支持,就可能夺门出逃,要刑部捕快进行拦截,等待支援的军队到达。
一切布置好了,何晶就等候王子自投罗网了。
二王子等人在焦急的等待中,终于看见大儿子回来了,只是没有想到,他带来的消息是噩耗:郦其候不肯出兵攻打京城,只是答应收留他们。二王子等人呆了,因为他们知道,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,就是冲出城去,投奔郦其候,因为等在城里,被宰是早晚的事情。
那么郦其候为什么不肯发兵,如果四王子等人从一开始就认为郦其候不会发兵,会不会走杀人这步险棋?回答是不会,因为他们相信郦其候会借助里应外合的机会攻占京城的,他们知道郦其候一直有坐上大王位置的野心,而且郦其候各个方面能力都够,不会放弃机会。
郦其候在诸侯中的确是个枭雄,论谋略,武功都远胜祖上。郦其候的祖上曾经跟随启南征北战,因为战功被封为候,但是又因为不是姒族嫡系,只能在边远地区封侯,而且丽州也是不大的州,因此多年来,丽州只是苟延残喘,没有被别的诸侯灭了,算是万幸了。但是到了这代郦其候出世,一切开始改变。当今的郦其候叫做番薯,从小就显示了不同凡俗的聪明。十三岁出任丽州下辖的知县县令,只用三年时间,就把所管辖的县,变成富裕的县,惊人的管理才能被父亲发现,随后就调到身边做署理,其实就是拥有了重大决策参与权,其杰出的战略远见和敢作敢为的魄力,让所有人惊叹,因此当老郦其候突然中风瘫倒,就被公众推举接替了父亲的位置。一年之后父亲去世,顺理成章成为新的郦其候。
这时候的丽州地盘小,经济差,完全是个奄奄一息的州郡。但是番薯执政后,下令全面提高经济指标,鼓励当地人做生意,给加工作坊,生意人减税,鼓励流民进入该州属地,还无偿提供土地,因为丽州人口不足。番薯去了京城之后,发现京城的富户特别喜欢奢侈品消费,而且富户多为贵族和王族。回到辖地之后,鼓励当地的加工业多做以铜金银为主的奢侈品,鼓励商人将奢侈品去京城贩卖。这个经济转型的决策,几年之后产生了巨大效果,丽州就迅速地富裕起来,更多的人加入到加工业之中。因为加工业的发展,搞活了当地经济,原来最弱的农业生产,因为有了钱,富户大量地使用了牛耕地,土地上的农作物产量提高很快,所以十年时间不到,丽州由物资贫乏,人口缺少的州郡,一跃成为西北地区最富有的州郡,人口也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。州府的国库变的充盈。这个时候的京城,正处在急速堕落时期,孔甲的威望降到了历史最低点,很多诸侯不再对朝廷进贡,番薯立刻知道另外机会到了,他要利用朝廷统治力薄弱,无暇他顾的机会进行扩张,因此,番薯开始以扩大侯府家丁和保护商路的理由,组建新军队,因为奢侈品从丽州送到京城路途遥远,路上容易遇到山贼,土匪抢劫,的确需要武装护送,番薯这个命令,首先受到了商人和作坊主的欢迎,他们主动拿出银子,帮助番薯去组建队伍。为了把散兵游勇训练成正规军,番薯就从京城招募了退役将军,让他们帮助自己建设队伍,训练队伍,为了让民众兴起尚武之风,番薯下令,每年春秋两季在侯府门外搭台子比武较量,获胜的人不但可以得到荣誉,会被府衙收录,加入军队做武官,当场还会获得金银奖励,如此一来,获得了民众认可,因此从富户贵族到一般贫民,纷纷开始练武,这样一来,制造兵器的作坊又开始兴起,兵器生意盛行,后来就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兵器生产基地,国库的财源滚滚而来。
因为夏朝从建国开始就有明确规定,民间作坊不可以制造兵器,丽州的做法,其实是在挑战朝廷法律。当然,这是因为番薯对大局判断准确,他料定昏庸的孔甲心思都用在吃喝玩乐上,跟本没有精力去管京城远处地区发生的事情。这个气球试探的成功,助长了番薯的野心,在军队训练有了成果的第二年,他开始实战检验了,首先拿临近的宜州开刀,命令部队开战,宜州没有正规军队,宜候只能临时组建民军抵抗,但是乌合之众的民军,如何是丽州正规军的对手,因此开战不久,宜州就全部沦陷,宜州虽然像朝廷发出了求救信号,但是孔甲并没有发兵,只是派官员去调节双方的战事。番薯聪明,派人告诉宜候,只要听从他的指挥,他可以继续当他的宜候,其实话说白了,就是宜候愿意做傀儡,就可以保住富贵。宜候虽然不愿意,但是在得不到朝廷救助的情况下,没有别的选择,只能屈辱地签订了城下之盟,就此,番薯第一次土地扩张取得了完胜,由此进一步认识到,如今的朝廷外强中干,对他们这样的强势诸侯,没有能力制约。
收复了宜州不久,番薯开始了继续吞并别的州的脚步,侯府军队也由两千人发展到四千人,军队人数翻了一倍,在大部分西北地区,番薯的军队毫无疑问是强大的。在土地,人口不断的扩充中,番薯的目光更深远了,胃口更大了,但是一个让他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,孔甲突然暴死,皋继位为王。这个时候番薯有两个选择。一个是浑水摸鱼,一个是等待时机,他选择了后者。番薯原来的计划是在孔甲把国家搞的更惨的时候,高举义旗,发兵除暴。但是孔甲突然死了,新大王是个什么样的人,他不知道,必须等待,如果新大王是个昏君或者庸君,就趁机发兵,一举夺过夏朝的江山,自己就可以完成夙愿了。
结果后来的局势发展让番薯失望,他明白,自己遇到了对手,皋非但不是昏君,而且是个有能力的大王,因为皋时间不长就稳定了京城局面,化敌为友,解放了塞,让三王子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,他明白,拥有这种心胸和能力的人是惹不起的。而且皋把军队,刑部的主官由庸才换成了英才,凭着朝廷的底蕴,如果他贸然反叛,肯定会失民心,这个时候只能等待,因此二王子派大儿子来请求他出兵的时候,他根本没有迟疑就拒绝了。这不仅是他不相信几个王子的能力,更是惧怕皋的能力。
既然郦其候不肯发兵,等待外援的路已经死了,待在城里就是坐以待毙,二王子明白,自己没有选择了,就同意了四王子的意见,决定当天夜里闯关冲出京城,命令家丁部队埋锅造饭,子时冲出京城。随后三个王子都去准备自己家的力量,最后分路像南城门靠近,杀死守护城门的士兵,冲出城去。到了子时,三支由家丁组成的部队果然靠近了南城门,夺取南城门没有费力,大部队就冲了出去,只是他们没有想到,虎在城外埋伏了部队,被发现后,双方交火了,虽然三个王子勇敢,带头厮杀,但是由家丁组成的部队,真实的战斗力不强,因此,时间不长,士兵就纷纷倒地,四王子看见形势不对,在命令部队抵抗的同时,命令自己的亲兵卫队,加上二王子,五王子的亲兵卫队合兵一处,杀开缺口,落荒而逃了。
其实这个时候,围歼叛军的部队,如果全力围追堵截,二王子他们是不可能逃出包围圈的,但是指挥这场战争的将官得到了虎的命令:放二王子等人一马。虎之所以下达这样的指令,是何晶命令他这样做的,虽然他不知道原因是什么,但是因为对何晶的信任,照做了,因此二王子等人才能够顺利突围。
二王子等人反叛出城不久,还在被窝里的何晶就被熊琪叫醒了,因为熊琪早就得知了消息,何晶命令熊琪和自己一道进入王宫,他知道,皋需要第一时间知道消息。果然,深睡的皋并没有因为睡眠被破坏而生气,直接就问何晶。
“在丞相看来,二弟他们能不能出城?出城后投奔哪里?”
“臣认为,他们能够突出重围,至于突出去的目标,可能会投奔郦其候。”何晶回答说。
听见何晶用肯定的口气回答,皋明白,何晶是故意放他们投奔郦其候的,因为只有他们成为叛军,有了卖国的口实,自己杀他们才名正言顺,这说明何晶看明白了自己的心思,就说:“他们投奔郦其候会如何?”
“鼓动郦其候造反。”何晶回答。
“郦其候会不会造反?”皋又问。
“郦其候早有反心,只是实力不够,暂时不会造反。”何晶说。
“那好,就让他们多活几天。”皋欣慰地说。
